English

中国感光材料产业展现勃勃生机

1999-12-3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蔡闯 我有话说

通过8年的艰苦努力,债务累累、难以正常运转的中国感光材料产业终于借助外力杀出一条血路,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国货与洋货从观念到技术、从资金到管理的8年“碰撞”,让我们看到竞争与合作是发展的双翼——

30多年没在任何地方建新厂的美国柯达公司近年来连续在中国厦门、汕头、无锡、上海浦东等地投资建厂。1999年,柯达公司内部对产品进行检测评比,在全世界的8家柯达生产厂中,厦门公司的彩色胶卷片列第一名,汕头公司的X光片获第二名,柯达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成为柯达首间成功生产达到SIX—SIGMA标准认证的工厂。中国感光材料产业在经历了举步维艰的困惑后终于借助外力杀出一条血路,向世界先进水平进军。

合是大势所趋

厦门市委书记、市长洪永世指出:“厦门感光材料厂与柯达合资后4个月的利税,即超过了老厂过去11年的总和。”汕头市副市长李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合资,过去汕头公元感光材料厂欠下的债务无法解决,也谈不上发展。”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在一份调查报告中认为,合资后,柯达公司仅偿还汕头公元、厦门福达两个债务大户的欠款即达26亿元。“从原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负责人,到国有企业领导者,合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普通员工以及下岗离退休职工,一致反映,这次国家果断决策,促成国内感光行业企业与柯达公司的合资合作是非常正确的,使我国整个感光行业走出了困境,形成了在重组中发展、在竞争中成长的新局面。”

合资合作,不仅救活了我国感光材料行业,还为我们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灵活的经营方式、促进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培养出一大批专业人才。同时也为其他行业国有企业利用外资促进改革改组改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只要一流的技术和管理

由于重复引进、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我国感光材料在九十年代进入困境。1992年起,几家感光材料厂与国际著名企业探讨合资合作的可能性。1994年,美国柯达公司提出与我国感光材料行业合资的意向。据柯达公司有关人员回忆,当时,朱基同志就提出,一定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引入中国,柯达公司当即予以承诺。新任柯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邓凯达告诉记者:“我们向中国提供的技术是一流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其中不少是保密的。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在我国,感光材料企业过去一直是非关键性国有大型企业。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企业几乎都是亏损大户。1998年底,厦门福达厂负债32亿元,汕头公元厂负债48亿元。无锡、天津、上海等同行业企业也是勉强维持生产,根本无法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合资后,柯达公司将世界最先进的感光技术引入中国,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原有旧厂的关键设备都被改造或引进,一大批经过培训的管理人员和生产工人投入到各个环节,并在工作同时继续得以学习提高。邓凯达称柯达在中国所建的厂是其“30年来最为完善的工厂,集中了最新的技术精华。而且,非常有能力、聪明好学的中国工人使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应该看到,在中国感光材料行业与美国柯达公司的合资合作过程中,双方都是赢家。柯达公司在中国找到了最大的市场,而中国感光材料行业则借助外力,完成了一次自我飞跃。一些企业参与合资,产品质量上档次,产量成倍提高,效益大幅度好转,柯达(厦门)厂已成为当地第一纳税大户,柯达(汕头)公司员工人均收入比合资前提高30%以上。而且,国际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经营思想以及环保意识,都给中国同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一些没有参加合资的企业,则遵循市场规律,或停或转,退出了感光行业。如上海感光材料公司已由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托管,辽源电影胶片厂被吉化公司兼并。在外力作用下,全行业专业化分工更为明确,结构调整步伐大大加快。

竞争,大家都有饭吃

合资之初,曾有一些人认为,中国向柯达这样的国际级大企业开放市场,将使中国同行业处于更加不利的状态,外资甚至会冲垮国内企业。事实证明,合资合作后,由于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实现了行业重组,同时国家对重点企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植,使国内企业在竞争中提高了实力,国有企业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生机勃勃。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是全行业唯一一家没有与柯达公司合资的企业。国家在项目审批、资金投入、股票上市、税收等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使乐凯公司享受到与合资企业相同的政策,为其发展创造了平等的竞争环境。乐凯集团内部也引入新的营销理念,加大市场开拓,市场占有率有所扩大。该公司已在全国设了30多个销售分公司、700多家专卖店、1000多个扩印点,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乐凯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竞争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据有关人士分析,目前中国只有15%的家庭拥有照相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数字将大幅度提升,因此,中国感光材料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甚至潜力无穷。而中国感光材料企业8年来由衰而盛的艰苦历程,也为其他非关键性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